當然,對於那些屢教不改,三進宮的同志,還是要給予懲罰的——“勞改”。我沒有說錯。東漢已經有了有期徒刑了,那時坐牢也是要幹活的,修城牆之類的體力活肯幹,漢中郡的犯人也有活幹——修路,如果情節輕微,修一百步遠就可以交差了,實在不樂意幹活的,也不勉強,只要你肯出錢,組織上找人幫你修。
總之,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,為搞好漢中的交通做貢獻。
總體上講,漢中在張魯的治理下,顯得井井有條,而張魯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,像三巴地區(巴郡、巴西郡、巴東郡),以前劉焉的管轄不怎麼嚴,張魯就見縫插針,派人四處活動,因此整個三巴地區都有五斗米教忙碌的身影。
這對劉璋而言,是無法容忍的,因此他特意把自己的龐羲(劉焉與馬騰兵襲長安事敗後,龐羲曾經費盡周救劉焉的其餘子孫回到益州)加強管理。
最終的結果是大家對峙,卻毫無辦法吞下對方,劉璋前來了劉備自己失去益州;而張魯仍然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勤奮地從事自己的宗教事業,日子非常快活。
但這種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,七月間,曹操來到陽平關。
曹操來了,再加上益州有個劉備也不是好惹的主,漢中實際上夾在中間,沒有外援,相當受氣。
哎,往事如煙,好日子快到頭了,真的嗎?
真的!
判明形勢後,愛好和平張魯想到了一個妥善解決爭端的辦法——投降。
Loading...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】or【退出閱讀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嘗試更換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Edge瀏覽器】開啟多多收藏!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、Wifi。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