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1-11-18 15:22:29
%14
由於大宗商品價格基礎是使用價值,決定因素是供求關係,故價格波動總是圍繞某一中軸線呈上下波動之勢。一種產品,買方多了,價格自是水漲船高,可另一方面,生產商看到價格上漲,利潤空間擴大,自然也會開足馬力生產,直到供應量上升,產品增加,又將單價拉下來。
鑑於這一道理初中的《政治課》都會講到,因此期貨投資者之間往往一看到價格上漲就想拋空,看到價格下跌就擇機抄底,加之很多產品漫長的生產週期(特別是平均生產週期達100至150天的小麥、玉米等農產品)所蘊含結果反映在單日、單週甚至單月裡的波動實際並不如“空對空”的股市。
比如:
《國際金融報》2009年6月3日——倫敦銅價暴漲6%(期貨市場)
/a/20090603/005287.htm
深圳新聞網 2007年7月30日——獲利了結暴跌15% 鉛價創1988年以來最大周跌幅
/finance/content/2007-07/30/content_1381045.htm
中國證券網2009年8月20日——庫存資料煽風 國際油價單日暴漲5%
/overseas/2009-08/20/content_4524604.htm
Loading...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】or【退出閱讀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嘗試更換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Edge瀏覽器】開啟多多收藏!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、Wifi。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