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2-06-06 07:13:25
儒者之勇 三
不管進身之途如何,鄭畋絕對是大唐不折不扣的忠臣,始終以國家為己任,不論居廟堂之高,還是處江湖之遠。在他因“硯臺事件”被從宰相貶為鳳翔節度使後,鄭畋沒有也不會自曝自棄,相反,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政治家,他知道國家的大難即將到來,他要在自己的位置上,力可能及地做些什麼。
很短的時間內,鄭畋不但將鳳翔轄區內治理得井井有條,並加強軍備,努力訓練了一支精兵,以備臨難救國之用。不久前,當他聽到洛陽失守的訊息,主動發兵勤王,為激勵士氣,他以家財犒軍,讓妻子親自給將士們縫補軍衣。但儘管如此,他的努力還是白費了,長安還是失守了,皇帝還是“西狩”了!而他派去的鳳翔援軍,表現和關中其它各路援軍一樣糟糕,都是一箭未發,又退回了駐地。
又是寒冬中兜頭一盆冰水,可渾身溼透的鄭畋仍沒有氣餒,因為他已經習慣了挫折!當他得知皇帝一行正在逃往駱谷口時,覺得這是一個挽救大唐三百年基業的機會,充滿了一種義不容辭的使命感。公報私仇,那種事他從沒想過。
見到狼狽不堪的皇帝一行那一刻,鄭畋感到一陣心酸,他上前一步跪在李儇的馬前,痛哭流涕:“都是我們這些將相大臣耽誤了國家,才招致今天的大難,請陛下處死罪臣,以示懲戒!”
Loading...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】or【退出閱讀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嘗試更換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Edge瀏覽器】開啟多多收藏!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、Wifi。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