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傳夸父是一個氏族的首領,當他沒有再征服的物件後,決意追趕征服太陽。所以從早晨追到晚上,再從晚上追到早上。可惜夸父的速度不夠快,所以追著追著就把太陽追丟了。到了第二天早上,起來一看,太陽跑東邊去了。然後朝著東方跑,正午的時候就開始往南方跑,下午的時候就往西方跑。最後累死渴死了。假設夸父奔跑的速度和地球自轉的速度一樣快,那麼他會發現太陽永遠在自己的正上方。而且夸父還得遇山翻山,遇河過河,遇到大海還得會千里水上漂。而且還不能漂的太慢。無論夸父是百米賽跑冠軍還是馬拉松世界冠軍,註定是一場失敗的賽跑。夸父無論怎麼跑,一直覺得太陽就在前方,但是就是追不到。歷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去歌頌讚揚夸父追日,我不明白為什麼,僅僅是為了那種傻到愚蠢的精神?夸父追日的故事告訴我們,一個人無論多麼牛氣哄哄,如果選錯了奮鬥目標,照樣一事無成,以悲劇而收場。
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夸父追日的精神有的一拼。不同的是,夸父是自己一個人犯傻,愚公帶著自己的子子孫孫一大群人犯傻。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不明白,愚公為什麼不會帶著家人換一個地方居住。例如搬到山腳下,搬到山後面,或者搬到山到側面。為什麼偏偏他就跟山耗上了。自己犯傻也就罷了,還帶著自己的兒子孫子一起犯傻,這簡直不是犯傻,是犯罪。愚公的小算盤打得特別響,自己這一輩子幹不完,還有兒子,兒子之後還有孫子,孫子再生兒子……在這種理想化的精神指導下,浪費了自己的一輩子不說,還想搭上很多子孫後代的幸福。愚公還是忽略了幾個隱患:萬一將來的孫子生不出兒子怎麼辦,生出的兒子不願意再挖山了怎麼辦,生出的兒子將來找不到媳婦怎麼辦。太平盛世的年代,沒人願意在鳥不拉屎的山溝裡生活,更不會有姑娘願意嫁到那種鬼地方去,寧要城市一張床,不要山溝一套房。寧做城市裡的草,不做山溝裡的苗。所以愚公還是太理想化了。
Loading...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】or【退出閱讀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嘗試更換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Edge瀏覽器】開啟多多收藏!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、Wifi。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