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2-01-23 22:55:21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正文分界線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第二章:《作戰》篇(2)
★以戰養戰,為我所用:把你的變成我的
“取用於國,因糧於敵,故軍食可足也。”
——《孫子兵法.作戰篇》
“蔣介石是我的老朋友,是人民軍隊的運輸大隊長”
——毛澤東
“食敵一鍾,當吾二十鍾;萁杆一石,當吾二十石。”
——《孫子兵法.作戰篇》
交戰雙方,往往是大軍壓陣,少則數萬兵馬,多則數十萬乃至百萬人。打一天的戰,就要消耗一天的糧食,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。
鉅額軍費開支,是將領必須考慮的。
早在春秋時代的《管子》書裡,就提到這個問題——“故一期之師,十年之蓄積;一戰之費,累代之功盡。”意思就是:一年的軍費,要消耗十年的積蓄;一戰的費用,要耗去幾代人的儲備。
尤其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條件下,後勤保障就更顯得突出。
中國古代戰爭,大多在西北長城沿線,這裡也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分水嶺。嘉峪關、函谷關、大散關、玉門關等,都是軍事重鎮。但凡到了農耕民族要主動攻擊遊牧民族時,就更大費周折,漢軍將士十幾萬出關,深入到茫茫戈壁中,追尋敵軍。如漢代衛青、霍去病率軍多次征討匈奴,都是漢武帝在後方長安提供充足的補給,終漢武帝一朝,為了打擊匈奴,已是把“文景之治”六十年積蓄的財富消耗殆盡,可見戰爭耗費之大!
Loading...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】or【退出閱讀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嘗試更換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Edge瀏覽器】開啟多多收藏!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、Wifi。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