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現在看到的水滸肯定是被改過的,元末明初的時候,水滸算是一本反動小說,所以後五十回才有了招安的事,我更相信古本水滸才是真正的水滸,但因確實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,也就不較這個真了,但古本水滸確實從文風和故事結構來看和前七十回銜接的更好,也更合理!
關於水滸傳的一些故事內容:七星聚義這一回,從故事概括上看,公孫勝是明顯是被加來的,這和當時道教的地位是分不開的,所以只能犧牲白勝這個人物了,本來的七星聚義,也只能加入一道白光了!而古本水滸裡最後聚義廳排位空著的三個座位恰恰就有公孫勝的,前後呼應,才更顯得合理!
浪裡白條張順,一直的記載都是浪裡白跳,後來叫做浪裡白條肯定是覺得張順面板白,其實潯陽江上一直魚叫白跳魚,跳的很高,我想,這才是張順綽號的原意!
董平最後被一刀斬成兩段,前後呼應了了董平這個人投靠宋江之後和過去一刀兩斷的醜惡做法,結果自然如此!
有的時候,歷史未必是真實的,小說反而更接近真實,所以我們不能完全忽視小說裡的情節,水滸又名《忠義水滸傳》這既是施耐庵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美好的願望,也是對當時的一種不滿,忠義很可能是施耐庵對人性的一種嚮往!水滸裡他歌頌最多的人是武松,而武松恰恰是水滸裡最具有英雄氣概的人物!
Loading...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】or【退出閱讀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嘗試更換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Edge瀏覽器】開啟多多收藏!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、Wifi。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