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報社,大約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,他就炮製出來一篇1200多字的通訊報道。其間,他洋洋灑灑地將高架橋的諸多弊端羅列來出來,譬如小販的抱怨沒有顧客,譬如商鋪老闆感嘆“高架橋旁邊一天到晚不見陽光,汽車尾氣燻得整天不敢開窗”……同時,還將從交通局弄來的最近幾年發生在高架橋之上的車禍次數、死亡人數、經濟財產損失等一系列觸目驚心的資料寫入報道。
總之,將高架橋寫成了一個“禍國殃民”的大禍患,拆掉高架橋是民心所向,必將推動經濟發展云云。
望著打印出來的稿子,安在濤非常滿意。他覺得自己最後一段簡直就是點睛之筆。
“高架橋對城市景觀的破壞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。在大規模經濟開發年代,人們在城市建設上重速度和效率、輕自然和人文環境,‘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’,凡是交通緊張的交叉路口都想用高架橋去抵擋。結果,城市整體佈局被割裂,充斥城市的高架橋像一個個龐大的‘灰色怪物’,嚴重破壞了城市的協調和美感,降低了居民生活的環境質量,所造成的“無形破壞和損失”難以估量。亡羊補牢,猶為未晚……”
……
……
日期:2012-03-18 07:05:04
這是副總編劉琦親自抓的深度報道,原本無需新聞部的領導審稿,如果真是一個剛畢業不通世故的大學生,還真會直接拿到劉琦那裡去。但安在濤豈能這樣,他拿著寫好的稿子,微笑著送到了業務副主任的張綱面前。
Loading...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】or【退出閱讀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嘗試更換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Edge瀏覽器】開啟多多收藏!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、Wifi。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(>人<;)